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外卖过度包装应“瘦身”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外卖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产生的外卖垃圾也随之快速增长。近期,一份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研究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引发关注,该团队根据3500万份外卖订单分析,2020年全国外卖垃圾中塑料垃圾重量约160万吨,而无害化处理160万吨塑料垃圾,大约需花费24.5亿元。(据6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
随着网络外卖的兴起,外卖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不容小觑,尤其是外卖过度包装问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外卖是一次性消费品,不太可能像月饼一样,出现面子消费等现象,包装本应越精简越好,但如今外卖包装精美、赠品多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当然,外卖包装越来越精美,商家也是出于外卖安全与人性化服务的考虑。为了避免外卖运输途中洒汤、被偷食、加“料”等情况,很多商家都在外卖包装上下足了功夫。有的商家设计精美有辨识度的纸袋,或是附送手写的便利贴、小礼物等,这也是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表现,以提升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外卖进行适当的包装无可厚非,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度包装加剧了“白色污染”,也增加了外卖成本。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增加的外卖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埋单”。
对于商家而言,提升服务质量的着力点不能跑偏。商家更应该在提升饭菜质量、服务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着力,而不应仅仅把重点放在外卖包装上,这样才能避免做“无用功”,避免浪费。
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月饼、粽子等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而外卖过度包装相比前者带来的危害更大,问题也更为复杂。
对于外卖过度包装乱象,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外卖过度包装乱象的整治力度,督促商家使用可降解纸质餐盒,让外卖餐盒能够做到合理使用与回收。无规矩不成方圆,从顶层设计入手,出台相应标准,对外卖包装予以相应约束。除了加强监管,还要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遏制外卖消费的非理性消费需求,让消费者用脚投票,促使外卖包装回归“本心”。
外卖包装不能刮起“奢华风”,而要提倡“节俭风”“安全风”“环保风”。通过多措并举,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齐发力,才能做到标本兼治,给外卖过度包装“瘦身”,合力遏制外卖过度包装乱象,让外卖回归外卖,回归餐饮服务的本质属性。
相关资讯
春节临近保洁服务订单爆满,保洁员一天工作12小时要忙到年三十
2022-11-19
多地餐饮企业有序恢复堂食 商家:上座率已在逐步回升
2022-12-20
如此全面的员工考勤与请假管理规定,不知道员工是否能做到?
2022-12-09
调查|12小时工时已成保安普遍状况,不签合同或面临失业
2022-11-07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沂蒙山区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
2022-12-01
“虽然钱不多,事不大”,但还是要给日照这家物业公司点个赞
2023-02-03
天津市西青区伊品轩餐饮店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网络餐饮服务案
2022-12-20
江苏24小时·滚动推送|泰州市姜堰区:“一小时保安服务”护安全
2023-02-28
七部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不得对外承包!
2023-01-13